当立冬的脚步叩响冬季的大门,“冬藏”的不仅是自然万物,更是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 “关键窗口期”。秋冬交替之际,昼夜温差急剧拉大,变电站内设备柜极易因温差失衡出现“凝露危机”——水汽顺着电缆穿孔缝隙渗入,凝结成的水珠会腐蚀电缆绝缘层、衰减电气元件性能,严重时甚至引发短路、漏电,乃至电气火灾,最终导致非计划停电。这不仅直接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还会增加应急抢修成本,更可能引发民生服务投诉风险。更棘手的是,设备柜底部封堵不严的 “漏洞”,还会成为鼠、虫等小动物的 “入侵通道”,进一步破坏内部线路,加剧故障概率。
一、项目简介
项目时间:2025年10月10日-10月11日
项目目标:本次项目聚焦变电站 “防火、防潮、防小动物” 三大核心需求,通过针对性治理实现三大目标:
1.******解决各类电气柜凝露问题,提升设备防潮性能,降低因凝露引发的设备故障率;
2.强化电缆密集通道防火能力,阻止火灾扩大,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3.封堵电缆缝隙与孔洞,杜绝小动物入侵,避免线路破损与经济损失,全面提升变电站整体防护实力。
二、现场实况
为确保治理方案“对症下药”,火峰电气技术小组提前对变电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发现三大关键隐患点:
1. 电气柜底部:阻火包腐烂、防火泥失效
电气柜底部原先采用的是阻火包堆砌和防火泥封堵材料,阻火包现已出现烂掉迹象且阻火包无法隔绝潮气入侵。另外防火泥已出现开裂出油等现象,使得防火泥的粘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水分渗透的影响,导致柜内凝露现象严重。大量的凝露积聚在柜内,对电气设备构成潜在威胁,可能引发短路、漏电等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电缆密集通道:涂料脱落 + 孔洞未封
负一层电缆室内问题突出:一方面,部分电缆的防火涂料已脱落,甚至有电缆未做任何防火处理;另一方面,多处电缆穿墙孔洞未封堵,导致防火、防潮、防烟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发生火情或潮气入侵,会快速扩散至整个配电房。
3. 电缆竖井:传统堵料不达标
电缆竖井使用的传统防火堵料阻火包,已无法满足新国标《GB23864-2023》对 “气密性、水密性、烟密性” 的硬性要求。这些传统材料在封堵电缆竖井时存在诸多缺陷。遭遇火灾时,火焰的蔓延难以控制,阻火包很难阻止烟气毒雾穿过电缆封堵,其次,阻火包不具备防潮性能,无法阻止负一层的潮气进行配电房电气柜,难以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




三、治理方案与技术选型
本项目采用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选用高分子气密性防火防潮材料对各类电气柜底部进行全面封堵治理。通过提高电气柜的气密、水密、烟密性,阻止潮气入侵,减少凝露的产生,同时,材料兼具防火特性,能有防火隔烟,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气柜及电缆密集通道防火防潮防凝露治理:
针对现场各种设备柜以及电缆密集通道凝露与电缆穿孔缝隙封堵问题,选用HoFeG-MP防潮封堵剂(不发泡材料)进行密封,该材料是一种有机硅树脂,应用于各种设备柜内底部封堵,具有防火隔烟、防水防潮、防小动物的功能。
2. 电缆竖井封堵防火防潮封堵治理:
电缆竖井采用FP616缝隙封堵材料进行防火防潮防小动物封堵,该材料为发泡型堵料,沉浸于各个缝隙孔洞之中,随后起发、膨胀、固化成型,形成密封胶体,不仅具备******的气密性、水密性、烟密性,还拥有长达3小时的耐火性能,出色的耐久性,高粘接强度,且对电缆无腐蚀,使用寿命长达15年。




五、结语
秋冬是电网防护的关键窗口期,此次丰泽路变电站综合治理,不仅******解决了凝露、防火、防小动物的 “老难题”,更践行了供电企业 “早发现、早治理、早保障” 的责任担当。未来,火峰电气将持续紧盯设备隐患,用专业技术筑牢电力安全屏障,全力保障民生用电安全稳定。